体育雅人,大道至广,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副校长
体育科组,坚持在传承广雅优良教育教学传统的基础上,锐意创新学校体育工作思路,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方法,创设切合学校实际,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。全科组老师积极发挥各自作用,尽展特长,各具特色,又形成合力,营造了一个敬业、进取、合作奉献的团队。
陈明
党员,广东广雅中学花都校区副校长,中学体育高级教师,田径国家级裁判,网球、篮球专项教师,多次带队参加广州市中小学网球比赛荣获市中学组团体亚军、男子单打冠军、女双冠军等成绩;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内保工作先进个人。
陈长钊
党员、体育科组长、田径十项全能一级运动员;广州市教育学会体育专委会理事、广州市教育工会“钟声”体协、荔湾区中小学体育教研会、荔湾区篮球协会副、广东省体能协会学校体能专委会副主任兼、广州大学体育学院校外指导老师;首批广东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;GSCA中国高级体能讲师、GSCA中国高级体能教练;曾获学校“优秀德育教师”“民族教育优秀教师”“校园新秀”等称号;2017年获第七届全国教学展示课例评比二等奖;2016年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现场教学一等奖;2015年代表广州市获省基本功大赛一等奖,2017年和2014年均代表荔湾区获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。2017年获第七届全国教学展示课例评比二等奖;2016年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体育现场教学一等奖。
朱永欣
总务处主任助理,羽毛球一级运动员、裁判员;教研课例获市、区(校)优秀课例奖;全国中运会论文评比二等奖;“2013年度广州教师e家工作先进个人”广东省学校羽毛球协会理事,广州市高中体育学科中心组成员,荔湾区中学体育教研会成员;广雅中学校园新秀、优秀德育导师、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;省、市中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优秀教练员称号;白云区羽毛球项目专家组成员。
张志坚
中学体育高级教师,田径、定向越野、无线电测向、无线电通信一级裁判,辅导学生参加以上各项并取得国际、全国、省、市等各级优异成绩,培养多名学生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。指导FPV(无人机竞速)训练,指导学生在全国、省市航空模型比赛中多次荣获前三名 ;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全国、省、市评比一、二等奖。
伍梅娟
党员、体育硕士、中学体育高级教师、广雅中学优秀教师、游泳队辅导教师,田径国家级裁判。教学中善于教与研相结合,获广雅“优秀教学能手”称号,并有多篇教研论文成果获全国、省和市一、二、三等奖;所带校游泳队参加全国、省、市级比赛,成绩喜人,学生达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约有16人、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约60多人次,多次荣获省市优秀教练员称号。
黄爱华
党员、中学体育高级教师,国家田径一级裁判员,女子篮球队辅导教师,篮球、羽毛球专项教师。获广雅中学“优秀党员”“优秀德育导师”称号;篮球队在省、市、区赛获奖一批;培养国家二级运员多名;多次获省市区优秀教练员称号。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省市奖项。
宁穗峰
国家田径一级运动员,国家田径一级裁判员。担任体育多项课任教师,田径队指导教师。曾参加省、市田径赛并多次获得跨栏和接力项目的第一名。保持学校跨栏和接力共四项田径最高纪录至今。
姚斌
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硕士,田径十项全能国家二级运动员,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专项教师,现担任学校乒乓球队和棋艺社辅导教师,省级课题《抑制中学生视力下降的社会协同干预研究》主要参加人;广东省录像课评比获一等奖;《浅谈高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有效性》在省级刊物发表.曾获得广州市、荔湾区篮球、羽毛球、田径等多个项目优秀教练员称号。
邵伟恒
党员,田径一级裁判,全国中学生田径协会教练员,省传统项目学校优秀教练员。篮球、网球、羽毛球专项教师,学校田径队辅导教师。带领学校田径队参加全国、省中学生比赛获奖一批,培养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数人,二级运动员几十人。
许英杰
游泳高级教员,国家级裁判,广东省保健协会健康与养生分会委员。广雅校园新秀。首届全国学校体育赴美留学访问学者。十六届亚运会技术官员。多次获省、市优秀教练员、裁判员。培养游泳国家一级运动员多名。
黄莉
党员,定向越野、无线电测向一级裁判。辅导学生参加市到国际各级定向越野、无线电测向比赛取得优异成绩。参加广州市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;多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获全国、省市奖项。
杨宇舟
党员,硕士研究生,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。乒乓球国家一级裁判、羽毛球国家二级裁判。学校足球运动队、网球运动队主教练。多篇科研论文荣获全国、省、市一二三等级,培养多名足球、网球学生二级运动员。
吴伟强
党员,毕业于广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学专业,硕士研究生学历,篮球国家二级裁判员。2017年参加工作,从事篮球和网球选项的教学,担任校男子篮球队助理教练,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,用心学习,热情工作,全身心投入教学,把新的教学理念带入课堂,师生和谐,教学相长。
一、丰富学生活动,提升学生体质
体育科通过开展多项目多层次的课外体育竞赛,促进学生体育的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,为爱好不同项目的学生搭建展示体育特长的平台,促进了健康发展和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。如:一年一度的校田径及游泳运动会、班级篮球赛、“校长杯”足球赛等等。同时体育科认真细致地组织每天的大课间活动,全体教师通力合作,创编了大课间活动运用的一套自编操、两套拉力带操、一套体能操,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以自编操(拉力带操)+跑操的形式开展锻炼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。
课堂学生练习同心鼓
足球队出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
陈长钊老师为杭州市下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作线上教学
班主任运动会
教育活动活跃,多次邀请省、市专家指导工作,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
二、积极训练,硕果累累
各运动队坚持长年训练,时刻保持运动队队员的运动竞技水平,并积极参加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各类型比赛,获得多个奖项。
2015-2019年获奖
田径队多人达国家田径二级运动员资格,获得市级比赛奖项3人次,省级比赛奖项15人次。
游泳队共10人达一级运动员等级称号,16人达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;25人次获国家级竞赛奖项,118人次获省级比赛奖项,85人次获市级比赛奖项。
羽毛球队共17人次获省级竞赛奖项;21人次获市级竞赛奖项,2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、7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。
网球获省级竞赛奖项4人次、市级竞赛奖项2人次。
足球队获2018第四届“富力杯”广州市中学生足球赛男子高中组第一名。
男子篮球比赛共24人次获市级竞赛奖项;女子篮球队共12人达国家篮球二级运动员标准,获得区级赛奖项48人次,市级赛奖项48人次,省级比赛奖项96人次。
定向越野共9人次获国家级竞赛奖项、80人次获省级比赛奖项、24人次获市级比赛奖项。
无线电测向参加国际级竞赛获奖26人次、国家级竞赛获奖10人次、省级获奖32人次、市级获奖27人次。
三、加强教学教研,教师全面发展
科组教师不仅教学基本功扎实,严格要求自己,不断提高,积极参与各种课例、专业技能比赛,科研论文评比等.同时各位教师各具专长,专项能力强,在各自项目的竞赛参与、组织、训练等方面成绩斐然。
广雅集团本部和西雅吴伟强老师等代表荔湾展示全市教研活动
广雅本部、荔雅、白雅教研活动
广雅教学开放日郑秋荣主任点评
体育科组教研
科组外出湖南长郡中学交流学习
科组外出活动参观江门广雅
市教研员钟卫东老师莅临指导
杨宇舟老师进行说课评课
与第五中学教研活动
与南武中学体育科交流学习
执信中学教学开放日同课异构
● 伍梅娟、朱永欣、陈长钊、杨宇舟等老师参加省、市、区、校各级课例评比、教学教研交流展示获得优异成绩,并得到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。
● 陈长钊、黄莉老师在2014、2017参加广州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获高中组一等奖。陈长钊老师2015年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获高中组一等奖。
● 2015-2019年科组教师近10篇论文在国家、省、市、区等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,或在省级刊物发表。如:
● 伍梅娟、陈明、许英杰的论文《对高中学校运动会满意度的调查分析—以广州市6所A类高中学校为例》获得2016年第八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评选二等奖。
● 陈长钊、 伍梅娟、姚斌的论文《高中学生身高体重及BMI变化与学业成绩相关关系的研究--以广东广雅中学2016届学生为例》获2016年第八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评选三等奖
● 伍梅娟、陈长钊、杨宇舟的论文《不同选项对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》获2018年全国第九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二等奖以及2018年第15届省运会学校体育组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。
● 朱永欣、张志坚、黄莉的论文《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文化成绩的相关性分析》获得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一等奖。
● 张志坚、宁穗锋、邵伟恒的论文《定向运动对高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》获得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二等奖。
● 黄莉、黄爱华、吴伟强的论文《实验版与2017版比较研究》获得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学校体育组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。
● 朱永欣、黄爱华、伍梅娟、许英杰、姚斌、邵伟恒、宁穗锋、张志坚等老师多次获得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、区级优秀教练称号。
● 陈明、伍梅娟、陈长钊、宁穗锋、张志坚、许英杰、黄爱华、黄莉等老师担任田径、游泳、定向、篮球、测向等项目竞赛裁判工作并获优秀裁判员称号。
● 黄爱华、朱永欣、陈长钊、伍梅娟获得优秀德育导师称号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校区
校区是指学校校园范围内的区域。
中学
中学(middleschool),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,属于中等教育的范畴。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,高级中学是指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。另外,清末称中国传统的学术也叫“中学”(区别于“西学”)。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,就读的时间各为3年,无论初级中学还是高级中学,都有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之分,重点中学的命名,要具备一定的条件,经过一定的程序,由具有审批资格的政府行政机关审批。中学一般均于校长之下,设教务主任、训育主任及庶务会计等,然而政府对此并未作硬性划一规定。